全国青联委员、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园)副总干事林林已经在家园工作8年了。2006年10月成立的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是上海团市委适应青年结社方式和参与社会建设需求变革、为更广泛覆盖凝聚青年而发起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是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社会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林林在上海市青联社会组织和社会中介界别全体会议上发言。本人供图
“从2006年开始,我在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做社区青少年服务,2011年来到家园,一直在从事青年社会组织工作。”一见面,林林就这样向记者介绍自己,由于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青年社会组织工作,言语中透露出的干练劲儿是这个八零后上海男青年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凝聚力量创新服务 突出引导
据了解,多年来,家园联系的青年社会组织数量从887家增长到2214家,年增幅达到25%。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和数据分析,家园搭建出一个 “找得到、找得准、用得上”的分类数据库并抓住关键领域和重要骨干,整合同业组织发挥集合效应,用关键点带动覆盖面,大大提高了联系效率和动员规模。2014年“我们的年轻范”全城劝募,通过精准对接同业组织,在一周内即完成全市7类弱势群体募捐标的整合与劝募志愿者招募;2018年“上海青年风尚节”青年迎进博跑活动,联合全市多家青年跑团完成社会化招募等。
“上海青年风尚节”青年迎进博跑活动。上海青年家园供图
家园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相关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开展社团领袖沙龙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系列活动,聚焦区域发展和青年群体共性需求,形成了红色文化、社区发展、企业服务等品牌沙龙,累计开展57场,超过6000人次参与。着眼青年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能力提升的诉求,林林带着大家策划开展青年社团领袖培训,累计面向600余家青年社会组织开展培训70多场,覆盖7000多人次。
作为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桥梁纽带、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青联委员代表,这些数字,正反映了林林在家园多年工作当中的勤勤恳恳,不断奋进。
为了探索青年社会组织、人才分类、动员机制,他带着大伙走遍全市,深入到数百家青年社会组织调研,一摞摞翔实的工作档案,记载了大量青年社会组织成长的轨迹。
在与记者分享打造青年“益”直播平台的初衷时,林林说到,“我们觉得除了传统媒体宣传,家园应该做一个更适合青年公益,吸引青年群体观看的直播平台,来推动青年社会组织的工作开展。”
青年社会组织招聘网上直播。上海青年家园供图
自去年以来,他们自学技术,自筹资金搭建了青年“益”直播平台,创立“大咖直播间”“午间一小时”“小志在行动”等品牌栏目,不断扩大青年公益的社会影响。他看到青年社会组织缺乏信息渠道,就将基层采购需求发布、青年公益人才招聘等内容植入直播,用生动直观的方式扩大传播面。平台还为政府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定制了多场直播活动,让党的声音更广泛地传递到青年社会组织中间。
“刚开始做的时候因为不懂技术,只能是慢慢的积累,渐渐成熟之后又开了好几个板块。不管是做社会组织的招聘还是其他的一些活动,我们都会去尝试,多一些互动,把我们的工作更多地展现给大家”,林林谈到。
累经验、创项目、汇资源让青年影响社会
在上海团市委全力支持下,林林带领家园立足于解决“去哪儿找、怎么选、如何评”等问题,依托2000余家组织的项目集群优势,研发上线了全国首个由枢纽型社会组织运作、专门针对单项金额50万元以下青年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采购平台。创立之初,缺乏财政购买资金,上海市青联通过爱心捐赠送来了善款,以“青少年服务”为切入点,启动服务采购;缺乏需求来源,他们一个区一个街道的蹲点摸排,持之以恒坚持四年,从团组织到政府职能部门,从街道到基金会,一点一滴走访积累,购买服务的资金从2015年的181万元上升到2018年的1005.6万元,增长近6倍。
林林向青年社会组织介绍年度项目采购情况。上海青年家园供图
“一直以来,我们觉得基层团组织需要一个更高效和便捷获取项目支持的途径。根据现有的政策和实际需求,我们家园也不断地在推动这个项目采购对接平台的建设。现在越来越多的团区委,党政职能部门、街道都会使用我们的平台。”林林对记者描述着招投标平台的情况。
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开展招投标50场,吸引1965家组织、3189个项目参投,实现项目落地941个,涉及金额2800余万元,规范流程逐渐形成,评估标准不断优化,成为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的重要渠道。
林林谈到,“针对包括街道团工委,社区、居民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服务项目资金量小、需求种类多、时效性强的特点,我们还把青年社会组织一些小额项目整合起来,建立了‘微采购’平台,大家可以在平台上直接下单。购买的程序也比较简便,还有双向评价的机制,这样一来工作也更加快速有效。”
2018年下半年,仅在试用阶段,“微采购”平台的项目“成交”便已达数万元。今年他们还将打造移动版,让基层社区的干部群众滑着手机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服务。
在谈到行业标准建设时林林对记者讲述,“我们在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筹建了全国第一家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刚开始做的时候缺经验,缺项目,缺经费,但是家园团队扎根居民区,走街串巷摸需求,联系周边学校、企业、商店争取资源。我们还在当年编写了《上海市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操作手册(暂行)》,为青年社会组织依托志愿服务打开落地社区的渠道。”
依托这个经验和模式,结合市文明办与共青团开展的资源条块联动机制,家园累计在7个区20个街道开展运营、指导、支持等服务,累计牵动志愿者20000余人次,项目多次入选全国志愿服务4个“100”评选。
“我们家园有个口号,叫‘青年影响社会’。因为我们觉得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是基于每一个年轻人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荣耀和使命”,林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