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理论武装

理论武装

汪华东在全省共青团学校战线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推进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04-05   来源:安徽三联学院   点击:6433
同志们: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伟大祖国在凯歌声中喜迎60华诞。对我省来说,也是抢抓机遇逆势而上、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的一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052.9亿元,首次跨进“万亿俱乐部”;财政收入1551.2亿元,增长17%。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团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全面履行团的各项职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团的工作和事业实现了新发展。我们全省学校战线各级团组织,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为率先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紧紧围绕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省有45件作品成功入围终审决赛,入围作品总数量全国排名前10,终审决赛,有2件参赛作品获得竞赛“特等奖”,团省委再次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奖”;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全省近30万名大中专学生参加,捐款捐物61.33万元,形成各类调研报告20余万篇,青年学生观察社会、思考未来的能力进一步增强;4名学生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奖人数全国排名第5;1名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全国获此称号的仅有10人;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较好完成了全省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调研,我省的有关做法和打算得到团中央充分肯定,2010年第4期团中央《学校工作简报》全文予以刊发。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在维护学校稳定方面,学校战线深入开展工作,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学校稳定形势的一系列重要判断,得到了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总之,全省共青团学校战线的各级组织、全体团学干部在过去一年中,克服各方面的困难,为推进全省团的重点工作,付出了辛勤汗水和劳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这里,我谨代表团省委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09年全省共青团学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随着时代的变化,学校战线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多发期,今年正好是处于20年的中点上,对学校共青团工作来说,既有机遇,更有挑战。我们唯有继续拼搏奋斗、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争取更大成绩。关于2010年全省学校战线具体工作,国阳同志下午还要与大家专门进行交流,作具体部署安排。在这里,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    坚持原则,牢牢把握学校战线共青团工作的正确方向

    今年年初,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参加共青团相关战线会议上,都特别提醒广大团干部,在当前经济社会变革的形势下,对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指出,当不能完全想清楚、想明白的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遇到问题和困难可能会退缩,不会坚持努力克服它;二是很难指导下级组织把具体问题解决好。希望全省学校战线团干部要深入思考、准确把握全团重大根本性问题,始终胸怀全局,牢牢把握正确方向。

一要始终坚持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原则。首先要把握好共青团现阶段的重大政治目标。共青团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组织,是执政党的青年组织,团的根本价值不是由团章规定的,而是由党章规定的,肩负着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这是共青团当前阶段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不是简单的数学目标,而是政治目标。所以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我们学校战线团组织开展任何重大活动,设计任何项目和载体,都要考虑到是否能够与“两个全体青年”的根本政治目标一致。在具体工作中,有时共青团的工作边界不是很清晰,好像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从某一个角度上看这些安排都很好,但是我们要学会取舍,取舍的准则就是要围绕共青团的根本目标。其次是要始终高扬理想主义旗帜。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学校战线共青团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一个迅速发展、走向世界舞台前列的13亿人口的大国,国家未来发展的所有的力量都会在学校进行初步的锻造,然后经过社会的锤炼,进而来支持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这样的历史性责任和重要定位就决定了学校战线工作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理想和精神对于我们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的同志讲,我们工作的条件确实还需要改善,我们的工作资源确实还需要加强,这些都是客观的存在,但并不是我们事业不能得到更大发展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共青团不是行政机关,是一个政治性的组织,最大的力量应来自于精神层面,来自于受其精神感召并真正把推广这种精神作为自己人生崇高追求的群体。

二要始终坚持共青团工作的普遍性原则。事实证明,凡是共青团产生的持久的、重大的、在社会上有良好影响的重要品牌工作,都牢牢抓住了这一原则。“希望工程”、志愿者工作以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科技竞赛等,都坚持了普遍性原则,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当前一些学校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和工作,就明显存在普遍性还不够的问题。有调查显示,超过20%的人认为团学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很小,主要局限在团学干部的圈子。我们的一些工作和活动已经成了“精英俱乐部”,成为少数人经常参与、一些特长生的表演舞台。把握普遍性原则,在设计工作的时候,就要看参与的人,要看收益的面和深度。如果学校战线再不强调普遍性原则,那再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到普遍性了。共青团在高校为什么要开展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是因为考虑到普遍性原则,就业创业是大学生的普遍、核心需求。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具有普遍性但深度不行。近年来我们减少了团组织搞的一些大规模的招聘会,主要就是考虑到普遍性不够,因为团组织真正通过掌握的社会资源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毕竟是极其有限的。

三要始终坚持共青团活动的系统性原则。共青团工作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各条战线的工作本质上有很多紧密的重要的联系。要把握工作主线、工作格局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共青团的工作主线就是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项职能,这是由党团关系决定的。大家可以在内容方式上创新,但是主线和重点工作、框架不能再有更多的变化。要特别注意把握四项职能彼此之间的关系,组织青年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前提,组织不起来,别的都装不进去;引导青年是根本任务,所以学校战线把思想引领作为战略任务之一。大家要树立大局意识,把握好具体工作与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开展具体工作而丢掉根本任务。要结合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化过程认真进行纵向梳理。这是学校战线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过去提的“分层一体化教育体系”。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思想意识形成的逻辑和规律,根据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采取灌输、价值分析、社会观察引导等方式方法。比如,有儿童专家提出在青春期前可以用灌输的方式,但是青春期之后灌输就不如价值分析有效。小学一二年级的少先队员有50%认为现在是共产主义,就是灌输的结果。社会上一些人批评我国的教育现象,小学讲共产主义、大学开始讲怎么做人,造成了不同阶段育人目标的脱节甚至倒置。作为学校战线的团干部,在把握青年人思想意识形成规律方面要研究在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分别用什么样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朴素的政治概念,真正让他们听得进去、理解得了、接受得住。学校战线要特别关注国民教育体系发生的新变化,既善于把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各项职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又要找准共青团工作不同的切入点。中学新课程改革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某种程度上讲,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团中央正在争取教育部在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增添对重大社会政治制度设计,把对政治问题的交流安排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如果能够象很多高校搞第二课堂教育拿到必要的学分一样,在社会实践6学分中融入共青团组织寓教于乐的活动设计,就既能巩固共青团工作阵地,又能使共青团工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学生都是完全按照国民教育体系成长的,不可能离开小学、中学的升学过程,因此学校共青团工作不能脱离国民教育体系。我们的切入点在综合素质引导上,在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引导判断上,同时还要把握吸引青年的合理路径。

二、突出重点,努力完成学校战线共青团的各项任务

目前全团有7800万团员,其中学生团员5658万。我省有305万团员,近200万团员在学校。全省普通高校106所,中学中职共4622所。可以说是整个学校战线点多面广,只有突出重点,“五指聚拢出重拳”,才能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据团中央全会和学校战线会议精神,2010年全省学校战线既定工作格局、战略任务不变。在这里,我也利用这个机会,就学校战线几项重点工作再作一下强调。

(一)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龙头,强化思想引领

一要开展骨干培养,扎实推进青马工程。青马工程实施近三年来,我省已连续两年暑期开展了青马工程培训班。去年团中央下发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我省也正在研究制定《安徽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通过实施的效果来看,青马工程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高校广大团学干部理论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各级团组织要继续开展好本级的大学生骨干培训,要在抓规范培养机制、拓展培养范围、强化培训效果方面进一步下功夫,扎实开展好骨干培养工作,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硬、政策理论水平高、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团学骨干。要探索骨干培养的新模式,将骨干培养从校、院、系向班级团支部逐级推广,积极争取将大学生骨干培训等相关活动,纳入学校育人目标的总体规划。

二要贴近学生特点,创新思想引领方式。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行为更加务实,需求更加多样,而相当一部分学校团的主题教育活动没有及时跟上这一变化,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与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教育活动存在被动性、滞后性,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在实现“两个覆盖”的目标格局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根据青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善于用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和联络方式,灵活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创新主题教育工作载体,吸引青年学生积极参加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教育的实效。现在我们正在举办的2010年“寰景杯”安徽省青少年动漫创意竞赛,就是通过“动漫”这个现代青少年喜欢的新鲜事物,探索教育引导青少年的新方式。团中央今年还将在学校战线率先实施“红网工程”。所谓“红网”工程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本质上就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贴近青年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学校共青团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积极抢占工作新阵地和制高点,建设以互联网、手机为载体和手段的工作体系,实现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转型。待具体实施办法出台后,我们将结合我省学校战线共青团实际,及时予以研究部署。也希望全省学校战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学干部,牢牢把握思想引领的核心目标,积极做好网上的舆情收集分析、引导社会观察、开展教育活动等工作。

三要做好舆情监控,帮助维护校园稳定。协助学校做好维护校园稳定工作是共青团学校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今年,虽然没有重大纪念日、重大节庆日,国内经济也在回升向好,但国内国际的形势依然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所以希望大家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校园稳定工作当作日常工作抓紧抓好。学校战线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贴近学生的优势,不仅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舆情信息员队伍,而且还要培训、管理好队伍,切实发挥好他们的作用。针对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信息员要能及时收集舆情信息,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千万不能成为“聋子”,也不能成为“瞎子”。要建立信息收集研判、信息报送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的长效机制,在世博会、亚运会、国庆节、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等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各级团学组织不能脱离学生群体,要及时掌握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遇到突发事件要能及时为学校党委提供决策依据,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维稳工作。对于重大事件,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正面引导,带领团员青年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成为和谐校园的参与者、构建者。

(二)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为龙头,增进成长服务

2010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共约1000万。每年中职院校还有近500万毕业生。而据去年12月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0就业工作目标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岗位供需缺口仍然非常大。据我省教育厅统计数字,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24.4万,比去年新增3万人。因此,学校共青团必须把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作为服务学生的旗帜,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最根本的是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和竞争力方面下工夫、寻突破。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素质和技能,扶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

一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学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就业创业不仅仅是提供就业岗位这样简单,我们必须把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作为工作战略布局的基准。就业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或观念引导,它有全面科学的内涵。有专家认为,就业创业基本素质是广义的,它包括意识、心理品质、能力和知识结构四部分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掌握创业技能,以便能在社会生活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业活动。概括起来,就业创业教育,其本质特征是实践教育,主要内容是观念引导、技能培养,基本方法是实现学校第二课堂与社会的有效对接,是一种专业化、系统化、社会化的开放的素质教育形式。

二要推进见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自从去年2009年3月份,根据团中央学校部和团省委的统一安排,我省学校战线共青团就开始参与“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在建立见习基地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任何一件新生事物我们从认知到接受都有一个过程,关键是我们怎样去看待。不要感觉学校有就业指导部门,团组织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没有优势,是在与学校某些职能部门“抢饭碗”。如果见习基地能为一部分同学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哪怕是一个同学,我认为都有存在和开展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全省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见习基地,希望还没有建立见习基地的少数高校也不要再等再靠了,去年团中央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电视电话会议上,卢雍正书记已明确提出,每所高校都要参与这项工作,希望各高校要有高度政治责任感,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在开展见习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同有些高校进行过交流探讨,有些高校反应,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每个高校都应该能完成见习基地的建设任务,见习基地工作更深层次的是如何做好对接管理工作。希望有关高校团委积极与团市委、相关企业加强联系和交流,探索出新形势下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工作新的结合点,做好对接工作,切实发挥见习基地为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作用。

拓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素质。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四个一”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大中专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强大学生运用知识、智力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提升大中专学生能力素质。这几年来,我们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范围,创新社会实践的方式,将社会实践与创业就业结合在一起,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就业技能,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等学校以大学生骨干培养为形式,开展选派优秀学生干部到机关、街道、社区、农村等单位挂职锻炼、考察调研、走访慰问,让广大学生骨干用青春的眼光感知社会和人生,提高了观察社会、适应社会能力。还有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院校,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农技培训、巡诊义诊等活动,引导大中专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吸引大中专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还有很多学校不断探索社会实践的新模式,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服务同学们成长成才。这些做法都很好,值得不断总结和推广。

(三)以提升中学中职共青团水平为重点,狠抓基层基础

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实现各项职能、保持自身活力的“生命力工程”。重视基层、加强基层建设是全团适应新形势的重大战略转变,不是权宜之计和短期行为,而是根本战略和恒久课题。共青团学校战线在全团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发展团员、教育团员的主阵地在学校,多数学生在这里形成了对党和团组织的归属感。虽然相对其他战线,学校战线的组织覆盖情况相对较好,干部素质相对较高,但也必须看到我们工作中的空白点依然较多,很多要求尚未落实到位,不能盲目乐观。学校战线四大类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中学、中职、民办和独立学院)的具体育人目标、学校条件各不相同,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要遵循差异化原则,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是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三类。当务之急是中学中职共青团。陆昊书记在年初团中央学校战线会议上明确要求,今年上半年,全省学校战线共青团的重点要放在中学中职上。

关于中学共青团工作。去年,团省委学校部依靠各团市委学校部,花了很大精力,开展了全省中学共青团工作调研。我们发现中学团的工作其实不弱,也不是不活跃。因为中学,特别是初中,都是义务教育范围,机构是完善的,党的组织是健全的,发展团员是稳定的。如果非要说薄弱的话,其实是在团的领导机关抓这块工作上薄弱了,团中央、团省委都有责任;而在基层,在具体的每一所学校里,团的组织、团的工作基础绝大多数是好的,只是团的组织活力还有待加强。我们有个想法,那就是抓好中学团的工作,既需要从上而下的策划和发动,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总结和推广。也就是说,中学团的工作必须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和创造,团市委以上机关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把这些创造加以梳理、提炼、推广,努力使之成为全团的品牌工作项目。做好今年中学团的工作,我在这里强调三点。一是要眼睛向下,多总结学校的经验。特别是要学会问计于中学校长,因为我们调研中发现,现在的中学校长有近40%都有从事共青团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是我们开展好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天然”的有力依靠。可以经常邀请他们参加座谈会、研究会、联谊会,一方面我们可以研究一些前沿、重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团结凝聚了一批中学校长,优化了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外部环境。团省委和团市委学校部要在这方面加强探索,通过常态化的联谊会、座谈会、论坛等方式,凝聚力量,研究问题。二是要打牢基础,加强共青团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中学是全团的基础,身为基础,尤其需要做好基础工作。我认为,中学团的基础工作最核心的就是发展团员、教育团员,根本目的是增强团员的团员意识。团员意识包括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是否具备强烈的团员意识,是衡量一名团员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也是评判一个团组织发展团员、教育团员工作的基本指标。相信在座诸位都有切身体会,一个人对共青团的感情,在入团前后是最强烈的;一个人的团员意识,在中学阶段是最强的。特别是在入团宣誓那一刻,相信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激动和光荣。所以,我们做中学共青团工作,一定要树立服务全团的责任感,我们是在替全团发展团员,我们今天工作的成效,决定了这批团员进入大学、走上不同工作岗位后对共青团的感情、对团组织的信任。责任重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这方面工作。提出规范化建设,就是要严肃、细化、提升共青团工作,让每一个申请入团的学生都有庄严感,让每个宣誓了的团员都有使命感,让每一个生活在组织中的中学生都拥有终生难忘的共青团记忆。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仪式教育的问题。思想的传播效果从来都是受环境氛围影响的,而仪式正是营造氛围的有效途径。对这一点,宗教比我们认识得更深刻,使用的更频繁。佛教讲礼佛,基督教强调忏悔和礼拜。这些仪式对宗教凝聚信徒是有效果的。我们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组织,吸引凝聚青年不是单纯地靠仪式,但也不能忽略仪式的作用。在中学阶段,尤其要发挥仪式教育的功能,比如入团仪式、“五四”纪念活动、成人仪式活动、宣誓活动、出征仪式、启动仪式等等,都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让参加活动的团员学生受到深刻教育,形成深刻印象。三是要研究问题,寻求工作上的突破和创新。现在的中学教育和20年前、1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挑战增多,机遇增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我们是不能回避的,必须加强研究。比如,中学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对共青团来说有何机遇,有何挑战?综合实践课中研究性学习15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中学团的工作如何融入到中学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又比如,我们是做思想引导工作的,在这个注重实质的时代,我们到底要灌输给孩子们什么东西?什么样的精神力量?用什么样的路径和载体来灌输?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大家一起来研究的。面对问题,我们不能选择回避,要敢于碰硬,善于破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工作。经团中央书记处批准同意,团中央学校部将“中学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与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研究”这一课题委托给我们团省委学校部承担,为筹备召开全国中学共青团会议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到时还请各位特别是团市委分管书记和学校部长予以支持。

关于中职共青团工作。近年来,全省中职学校共青团组织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切实履行育人职责,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帮助中职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活动。18岁成人仪式、青年志愿者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总的来看,中职学校共青团组织在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也是大有作为的,既做出了成绩,也锤炼了队伍。但是,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团干数量不足。中职学校团干部队伍的不稳定,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甚至会形成“断层。另一方面是团干能力不足。团干部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理论业务学习。二是工作理念滞后。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职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但由于工作忙、学习培训机会少等种种原因,团干部并没有对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而及时调整其工作理念,反而还守着“老一套”,还在“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明显滞后于时代的要求。中职学生的需求与普通中学生的需求存在差异,但在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内容中,没有体现这种层次性和差别性,不能满足中职学生群体、个体的需要,导致团的活动对中职学生缺乏吸引力,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对千篇一律的活动产生逆反心理。这也就导致中职学校共青团无法通过思想引领、文化熏陶和实践培养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三是工作方法陈旧。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手段单一、方法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共青团工作发展的“瓶颈”。不少团的活动缺乏新意,形式呆板陈旧,为了活动而活动。

加强新时期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就要认真学习贯彻陆昊同志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职学校育人的四个层级目标(必需的职业技能;良好的道德品格;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理想信念),找准切入点,设计工作载体。中职共青团组织如何把团的各项工作与育人的四个层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设计品牌工作,把青年吸引在自己的周围,为中职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已成为当前中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2010年,全省中职共青团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除团建空白点。这项工作在去年11月份团中央学校部下发的通知里做了明确部署,团省委学校部也作了转发,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各市在认真摸排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二是社会化技能的培训。社会化技能是团组织吸引凝聚青年的重要途径。对中职学生来说,尤其需要提高社会化技能。怎么样培养?团中央学校部提出了团队游戏,精心选择了100个经典游戏案例,并且为大家提供了教材。我们届时将按照统一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但是游戏只是一个途径,组织生活、实践锻炼、有针对性的培训都是必要的手段,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加强探索,多出经验。三是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活动和选拔优秀典型工作。近期,我们将联合省直有关厅局,组织“我的青春故事”全省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团,赴部分市开展巡回演讲。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树立一批优秀的成功典型,让社会认识到中职是大有发展的,选择中职教育是能够成功的。希望各市结合实际,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当然,抓好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的同时,这里还要强调两项工作:一是全省高校“结对共建”工作。去年学校战线工作会议后,我们组织了普通高校与民办高校、高职院校开展共青团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目前,31所本科院校团委分别与73所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团委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不少高校已经联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达到了优势互补、开拓视野、双向受益的效果。但是,也有少数高校的“结对共建”活动还只是停留在协议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我们从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大局出发,努力提升民办高校、高职院校团的工作水平,促进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整体活跃的一项重要举措,全省各高校共青团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今年,我们要在“结对共建”已经搭好的框架下,不断通过工作活动来逐步丰富“结对共建”的内涵。一个好的工作项目,仅仅有框架不行,要有好的工作活动项目作为支撑,要吸引凝聚更多的人,这样才有生命力。二是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去年根据《团中央关于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中青发〔2009〕9号)要求,我省推荐8所学校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学校严格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围绕试点课题,结合学校育人的根本职能,制订了本校的试点工作方案,逐步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今年团中央战线工作会议还扩大了参会规模,所有试点学校都参加了会议。目前,各试点学校试点工作已经进入了第二轮推动阶段,希望各试点学校再接再励,将试点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研究各层次学校共青团工作中长期存在、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破解难点重点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探索青年学生喜欢的交流、沟通、联络和聚集方式,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普遍性规律。

三、健全机制,为提升学校战线共青团工作整体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共青团学校战线是全团最重要的一块阵地,在全团总体的组织格局中处于重要地位。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只有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机制,才能为全省学校战线共青团工作整体水平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健全基层团建整体推进机制。加强学校战线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将团建纳入党建规划之中,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建立党组织的民办学校,各市一定要争取党委组织部门支持,及时将团组织建立起来。争取不一定有希望,但是不争取肯定没有希望。要以创建“五四红旗团委”以及“中学(中职)共青团示范学校”等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市县级团委、基层团委、团支部三级联创,形成一套基层团建整体推进机制,使基层团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

二要建立和完善沟通交流机制。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要进一步推动有关部门为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鼓励青年学生学习、关心青年学生成长、支持青年学生成才创业的良好氛围。要成立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研究组织,通过建立学校共青团工作联谊会、研究会、恳谈会等形式,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互衔接,形成合力。要完善区域化交流机制,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试点推广以市县为单位,成立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中职与中学联谊会。在省级层面,从今年开始,将不定期以《学校工作简报》形式对各高校和各市、县学校战线团的工作以及落实全省重要工作情况进行交流通报。

三要建立和完善团学干部培训机制。平时到各地和相关学校调研,许多团干部都提出了“希望多一些培训机会”的建议。团中央、团省委对此也都高度重视,2010年学校战线就将分别举办全省中学(职)团委书记培训班、高校团总支书记培训班和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初步打算培训团学干部650名。希望各市、各高校团组织,不断完善团干部的教育培训机制,切实加强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完善以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锻炼、规则意识和业务能力为框架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逐步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格局。要建立健全团干部参观学习、挂职交流、岗位轮换等机制,不断丰富知识阅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同志们,学校共青团关系团的事业长远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相信,在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大好时机下,有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要全省学校战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更大成绩!